摘要:對剩余污泥的處理在污水處理中占用昂貴的費用,基于經濟環境和其它因素的考慮,如何解決剩余污泥的問題正是我們面臨的挑戰。由于環境結和相關法律的要求不斷增加,那么對剩余污泥處理方安的選擇就越來越嚴格,而減少污泥總量又是迫切的目標,本文著重介紹了有關剩余污泥減量化的主要方法:解耦聯,隱性生長,撲食細菌,熱處理,臭氧法,OSA法等等。合適的物質環境和運行工藝將減少剩余污泥產量,但是,不管選用哪種方法他都將對微生物群產生一定影響,而且還會增加處理后的水含氮濃度。
關鍵詞:污泥減量,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
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污水處理廠應用的是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它最大的弊端就是處理污水的同時產生驚人的大量剩余污泥。污泥中的固體有的是截留下來的懸浮物質,有的是由生物處理系統排出的生物污泥,有的則是因投加藥劑而形成的化學泥,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量約為處理水體積的 0.15 % —1 %左右。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就是要通過適當的技術措施,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某種不損害環境的形式重新返回到自然環境中。這些污泥一般富含有機物、病菌等,若不加處理隨意堆放,將對周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 對這些污泥處理方法主要有:農用、填海、焚燒、埋地。但這些方法都無一例外地存在弊端。 如污泥中重金屬的含量通常超過農用污泥重金屬最高限量的規定。此外,污泥中還含有病原體、寄生蟲卵等, 如農業利用不當,將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填埋處置容易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時大量占用土地。焚燒處置雖可使污泥體積大幅減小,且可滅菌,但焚燒設備的投資和運行費用都比較大。投放遠洋雖可在短期內避免海岸線及近海受到污染,但其長期危害可能非常嚴重,因此,已被界上大多數國家所禁用。 一般每去除1kg的就產生15~100L活性污泥,這些污泥含水率達到95%以上,剩余污泥處理的成本高昂,約占污水廠運行費用的25%~65%。 歐洲國家每年用于處理剩余污泥的費用就高達 28 億人民幣。 顯而易見,任何有利于減少剩余污泥的措施都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2污泥減量化的理論基礎
2.1維持代謝和內源代謝
1965 年Pirt 把微生物用于維持其生活功能的這部分能量稱為維持代謝能量,一般認為,維持代謝包括細胞物質的周轉、活性運輸、運動等,這部分基質消耗不用來合成新的細胞物質,因此,污泥的產量和維持代謝的活性呈負相關。Herbert在1956 年提出,維持能量可通過內源代謝來提供,部分細胞被氧化而產生維持能量。從環境工程角度看,內源呼吸通常指生物量的自我消化,在連續培養生長時可同時發生內源代謝。 內源代謝的主要優勢在于進入的基質最終被呼吸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使生物量下降。因此,在廢水處理工藝中,內源呼吸的控制比微生物生長控制和基質去除控制更為重要。
2.2解偶聯代謝
代謝是生物化學轉化的總稱,分為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微生物學家認為,細胞產量和分解代謝產生的能量直接相關,但在某些條件下,如存在質子載體、重金屬、異常溫度和好氧—厭氧交替循環時,呼吸超過了ATP 產量,即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解偶聯,此時微生物能過量消耗底物,底物的消耗速率很高。Cook 和Russell報道,在完全停止生長時細菌利用能源的速率比對數生長期的高三分之一,這表明細胞能通過消耗膜電勢、ATP 水解和無效循環處置其胞內能量。在解偶聯條件下,大部分底物被氧化為二氧化碳,產生的能量用于驅動無效循環,但對底物的去除率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能量解偶聯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微生物對底物的分解和再生,而沒有細胞質量的相應變化。從環境工程意義上講,能量解偶聯可用于解釋底物消耗速率高于生長和維持所需之現象。因此,在能量解偶聯條件下活性污泥的產率下降,污泥產量也隨之降低。通過控制微生物的代謝狀態,最大程度地分離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在剩余污泥減量化上將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技術途徑。
3目前污泥減量化的方法
3.1 解偶聯
機理:三磷酸腺苷(ATP) 是鍵能轉移的主要途徑,是能量轉移反應的中心,微生物的合成代謝通過呼吸與底物的分解代謝進行偶聯,當呼吸控制不存在,生物合成速率成為速率控制因素時,解偶聯新陳代謝就會發生,并且在微生物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剩余能量沒有被用來合成生物體。在能量解偶聯條件下活性污泥的產率下降,污泥產量也隨之降低。微生物學家認為,細胞產量和分解代謝產生的能量直接相關,但在某些條件下,如存在質子載體、重金屬、異常溫度和好氧—厭氧交替循環時,呼吸超過了 ATP 產量,即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解偶聯 ,此時微生物能過量消耗底物,底物的消耗速率很高。在完全停止生長時細菌利用能源的速率比對數生長期的高1/3,這表明細胞能通過消耗膜電勢、ATP水解和無效循環處置其胞內能量。能量解偶聯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微生物對底物的分解和再生,而沒有細胞質量的相應變化。通過控制微生物的代謝狀態,最大程度地分離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在剩余污泥減量化上將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技術途徑。
3.1.1 投加解偶聯劑 解偶聯劑能起到解偶聯氧化磷酸化作用,限制細胞捕獲能量,從而抑制細胞的生長,故能減少污泥產量。解偶聯劑其作用機理是該物質通過與H+ 的結合,降低細胞膜對H+的阻力,攜帶H+ 跨過細胞膜,使膜兩側的質子梯度降低,降低后的質子梯度不足以驅動ATP合酶合成ATP ,從而減少了氧化磷酸化作用所合成的ATP量。 如: TCS解偶聯劑(3 ,3′,4′,5-四氯水楊酰苯胺) 能有效降低剩余污泥產量,只要在反應器中保持TCS一定的濃度,就能降低剩余污泥的產率。 TCS 能有效地降低活性污泥分批培養物中的污泥產率,隨進水中TCS 濃度的提高,污泥產率迅速下降.但污泥的COD 去除能力并未受影響,出水中的NH+42N 和TN含量也和對照相當,同時發現污泥的SOUR值和DHA 提高,說明化學解耦聯劑對微生物有激活作用, 微生物的種群結構也發生了改變,經過40d的運行后,添加TCS的反應器污泥中絲狀菌很少,雖然污泥較疏松,但污泥的沉降性能未見有影響。上述結果表明,采用化學解耦聯劑來降低活性污泥工藝中的剩余污泥產量,以降低污泥的處理與處置費用這種方法有發展前景,值得進一步地深入研究。
但是,解偶聯劑的對現有污水處理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 (1) 所投的藥在較長時間后由于微生物的馴化而被降解,從而失去解偶聯作用;(2) 當加入解偶聯劑后,需要更多的氧去氧化未能轉化成污泥的有機物,從而使得供氧量增加; (3) 對投加解偶聯劑的費用還需要作比較,由于在污水中的濃度需要維持在 4—80 mg/ L ,用量大; (4)解偶聯劑在實際應用中的最大弊端是環境問題, 解偶聯劑通常是難降解的有毒物,可能發生二次污染。
3.1.2高 S0/X0 (底物濃度/污泥濃度)條件下的解偶聯 簡單的說就是,細胞分解能量大于合成能量,從而細胞的分解數量就大于合成數量,最終降低微生物產率系數。解偶聯機理有兩種解釋:一是積累的能量通過粒子(如質子、鉀離子)在細胞膜兩側的傳遞削弱了跨膜電勢,隨后發氧化磷酸化解偶聯;二是減少了生物體內部分新陳代謝的途徑(如甲基乙二酸途徑)而回避了糖酵解這一步。高S0/X0 條件下解偶聯還不能用于實際的污水處理,微生物產生的不完全代謝的產物還可能對整個處理過程產生影響,而且要求相對高的S0/X0 值( >8—10)遠遠大于實際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時的情況( F/M=0.05—0.1) 。
3.2高濃度溶解氧
有很多研究表明,細胞表面的疏水性、微生物活性和胞外多聚物的產生都和反應器中的溶解氧水平有關,這預示著溶解氧對活性污泥的能量代謝有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碳在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中的分布。高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藝能有效地抑制絲狀菌的發展,純氧活性污泥工藝即使在高污泥負荷率下,也可比傳統的空氣活性污泥工藝減少污泥量54 %。 和傳統空氣曝氣工藝相比,純氧工藝能使曝氣池中維持高濃度MLSS ,污泥沉降和濃縮性能好、 污泥產量低、 氧氣轉移效率高、運行穩定。Abbassi等人最近報道,當小試規模的傳統活性污泥反應器的溶解氧從 1.8mg/L 增加到6.0mg/L時,剩余污泥量從0.28mgMLSS/mgBOD5 下降為0.20mgMLSS/mgBOD5 。 由此可見,高溶解氧工藝在剩余污泥減量化和工藝運行效能的提高方面有很大潛力。
3.3 好氧—沉淀—厭氧(OSA)工藝
在污泥的回流過程中插入一級厭氧生物反應器,這種工藝已經用來成功地抑制污泥的絲狀膨脹的發生,可減少一半的剩余污泥產量,好氧—厭氧循環方法被用于活性污泥工藝中剩余污泥的減量化。 其機理就是,好氧微生物從外源有機底物的氧化中獲得ATP ,當這些微生物突然進入沒有食物供應的厭氧環境時,就不能產生能量,不得不利用自身的ATP庫作為能源,在厭氧饑餓階段,沒有一定量的細胞內ATP 就不能進行細胞合成,因而,微生物通過細胞的異化作用,消耗基質來滿足自身對能量的需求, 交替的好氧-厭氧處理引起的能量解偶聯就為OSA處理技術奠定了污泥減量化的理論基礎。Chudoba 等人 比較了OSA工藝和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的污泥產量,發OSA工藝的比污泥產率降低了20 %~65 % , S V I 值也比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低。 例如:上海錦綸廠廢水處理站的剩余污泥達到零排放是運用了朱振超和劉振鴻等人的好氧—沉淀—兼氧活性污泥工藝使。 還有張全等人采用好氧—沉淀—微氧活性污泥工藝使污泥量由 80 %減少為15 %~20 % ,系統基本上可做到無污泥排放。 所以,OSA工藝在污泥減量化上是相當可行的。
3.4溶解細胞法
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流程中的污泥回流線上增加相關處理裝置,通過溶胞強化細菌的自身氧化,增強細菌的隱性生長。所謂隱性生長是指細菌利用衰亡細菌所形成的二次基質生長,整個過程包含了溶胞和生長。利用各種溶胞技術,使細菌能夠迅速死亡并分解成為基質再次被其他細菌所利用,是在污泥減量過程中廣為應用的手段。
3.4.1 臭 氧
原理是:曝氣池中部分活性污泥在臭氧反應器中被臭氧氧化,大部分活性污泥微生物在臭氧反應器中被殺滅或被氧化為有機質,而這些由污泥臭氧氧化而來的有機質在隨后的生物處理中被降解, 臭氧可破壞不容易被生物降解的細胞膜等,使細胞內物質能較快地溶于水中,同時氧化不容易水解的大分子物質,使其更容易為微生物所利用。Kamiya和Hirotsuji的研究表明,當曝氣池中的臭氧劑量為10 mg/ (gMLSS·d) 時可使剩余污泥產量減少50 % ,而高至20 mg/ (gMLSS·d) 時則無剩余污泥產生。其中,間斷式臭氧氧化要優于連續式,在間歇式反應器中,臭氧每天平均接觸時間在 3 h 左右就可以達到減量40 % —60 %。但是,臭氧濃度較高會使SVI (污泥體積指數) 值迅速下降到開始的 40 %,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 在當前的活性污泥理論中,污泥停留時間(θc)被定義為單位生物量在處理系統中的平均滯留時間。許多研究表明,θc 在活性污泥工藝中是最重要的運行參數。對于穩態運行系統,θc 和比生長速率呈負相關,污泥產率( Yobs) 和污泥停留時間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1/Yobs = 1/Ymax +θcKd /Ymax(1)
式中Ymax ———真正生長速率
Kd ———比內源代謝速率
式(1) 表明,在穩態活性污泥工藝中污泥停留時間和內源代謝速率呈負相關,可以通過調節 θc來控制污泥產量。可見在相對長的 θc下的純氧曝氣工藝有利于減少剩余污泥量。 臭氧聯合活性污泥工藝將是一種能夠減少剩余污泥產量且進一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有效技術,今后的研究將著重于臭氧劑量和投加方式的最優化方面。
3.4.2 氯氣和臭氧相同,利用其氧化性對細胞進行氧化,促進溶胞。 雖然氯氣比臭氧便宜,但氯氣能夠和污泥中的有機物產生反應,生成三氯甲烷(THMs)等氯代有機物,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3.4.3酸、堿
酸堿可以使細胞壁溶解釋放細胞內物質, 相同pH 條件下, HSO4 的溶胞效果要優于HCl ,NaOH 的效果要優于KOH;在改變相同pH 條件下,堿的效果要好于酸,這可能是由于堿對細胞的磷脂雙分子層的溶解要優于酸的緣故。
3.4.4 物理溶胞技術
加熱
不同溫度下,細胞被破壞的部位不同。 在45 —65 ℃時,細胞膜破裂, rRNA 被破壞; 50 —70 ℃時DNA被破壞;在65 —90 ℃時細胞壁被破壞; 70 —95 ℃時蛋白質變性。不同的溫度使細胞釋放的物質也不同,在溫度從80℃上升到 100 ℃時, TOC和多糖釋放的量增加,而蛋白質的量減少。 超聲波:超聲波處理(如240 W ,20 kHz ,800 s) 只是從物理角度對細胞進行破碎,和投加堿相比,在短時間內有迅速釋放細胞內物質的優勢,但在促進細胞破碎后固體碎的水解卻不如投加堿和加熱。其機理就是:以微氣泡的形成、擴張和破裂達到壓碎細胞壁、釋放細胞內含物的目的。
壓力:利用壓力使細菌的細胞壁在機械壓力的作用下破碎,從而使細胞內含物溶于水中。
3.4.5 生物溶胞
投加能分泌胞外酶的細菌,酶制劑或抗菌素對細菌進行溶胞。酶一方面能夠溶解細菌的細胞,同時還可以使不容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有利于細菌利用二次基質。但是在污水處理中投加酶制劑或是抗菌素在經費上不太現實。
3.5微型動物減少剩余污泥量
微型動物削減剩余污泥量的機理就是生態學的理論,食物鏈越長,能量在傳遞過程中被消耗的比例就越大,最終在系統中存在的生物量就越少。細菌、原生動物、寡毛類、線蟲等各種生物,它們之間組成一條食物鏈。 利用微型動物對污泥進行減量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研究,一是利用微型動物在食物鏈中的捕食作用;二是直接利用微型動物對污泥的攝食和消化,在減少污泥的容量的同時增加污泥的可溶性; 三是利用微型動物來增強細菌的活性或增加有活性的細菌的數量,從而增強細菌的自身氧化和代謝能力。 在曝氣池這一水環境中由于不斷地曝氣、劇烈地攪拌,對于大型生物的生存極為不利,還有就是各種微生物都隨著廢水一起流動, 有可能還沒來得及增殖就從曝氣池流失,所以活性污泥法不可能有較長的食物鏈。曝氣池中的后生動物數量較少,不能大量消耗菌膠團,(菌膠團是構成活性污泥絮狀體的主要成分,有很強的吸附、氧化有機物的能力),這使得在活性污泥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傳遞并不順暢,絕大部分物質和能量停留在初級消費者———細菌這個營養級上,而不能通過向更高營養級的傳遞使生物量減少,這是形成大量剩余活性污泥的根本原因。
基于上訴原因,,兩段式生物反應器產生了。 這種反應器由第一階段的分散培養反應器R1和第二階段的捕食反應器R2 組成。R1 中無污泥回流且泥齡較短,利用污水中豐富的有機食料刺激游離細菌快速增殖。 R2反應器則專為捕食者設計,此階段泥齡較長,有著適合于微型動物增殖的環境條件。兩段式生物反應器,第一階段分散培養反應器的水力停留時間( HRT) 是關鍵的運行參數。HRT 需要足夠長,以免細菌隨水流沖走,但又不能過長,否則會形成細菌聚集體以及出現大量微型動物。Lee 等用生物膜作為第二階段的捕食反應器,處理人工合成污水,獲得的污泥產量為0.05—0.17gSS/gCOD,比用傳統方法減少約30 % —50 %的污泥量。
Lee認為相對原生動物而言,輪蟲在削減剩余污泥量的過程中可能起著更大的作用,因為他發現當輪蟲的數量占優勢時,剩余污泥的產量最小。 Ghyoot 發現,由于絲狀菌和鞭毛蟲的過量生長,兩段式系統有時會發生污泥膨脹,導致出水水質下降。應用兩段式生物反應器或者直接向曝氣池中投加微型動物以削減剩余污泥量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在試驗中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但是,由于這些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要將這些觀念和方法應用于具體的工程實踐,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投加微型動物的量和投加方式,由于微型動物的活動引起的出水中N、 P濃度的升高,以及為了維持微型動物的生長所需的較高溶解氧等。
人們發現伴隨著一種仙女蟲( Naiselinguis ) 大量發生,污泥的產量顯著減少,用于曝氣所需的能量也大大降低。Ratsak 發現,蚓類種群的大小與剩余污泥產量間有明顯的關系。 但由于這些蚓類在曝氣池中的數量變動劇烈,且沒有規律,無法人為控制,所以還不能直接應用于生產實踐。Rensink等向加有塑料載體的活性污泥系統中投入顫蚓( Tubif icidae ) ,發現剩余污泥產量從 0.4gMLSS/gCOD降至0.15gMLSS/gCOD,污泥體積指數(SVI)從90 降至45 ,污泥的脫水能力提高了約 27%。 另外,還有紅斑螵體蟲在活性污泥系統的曝氣池中較為常見。根據已有文獻報道,影響紅斑螵體蟲在曝氣池中出現的操作因素有兩方面:一是污泥齡(SRT) ,較短的SRT不能有效地保持紅斑螵蟲的存在;二是進水負荷,通常在負荷較低情況下容易出現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當每天排泥占反應器體積的36%左右時,可將每天新增的紅斑螵體蟲排出;而當反應器的排泥量>36%時,可能造成由于過量排泥使得蟲體流失;當排泥量<36%時,則可以保證紅斑螵體蟲的生長。 因此可以將36%作為增長率為 0.45d-1 時的排泥上限,即當紅斑螵體蟲的凈增長率為0.45d-1時,SRT > 3d方可使紅斑螵體蟲保持在反應器中,而這在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是容易做到的。在進水負荷<0.6mg2COD/(mgVSS·d) 時,對紅斑螵體蟲的出現沒有大的影響,而當進水負荷>0.7 mgCOD/(mgVSS·d)后,可能會對紅斑體蟲的出現造成影響。 無論是兩段式生物反應器還是直接向活性污泥系統中投入后生動物,均可降低剩余污泥產量,但是礦化作用使得氮和磷釋放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還有一種蚯蚓生態床處理剩余污泥。該過濾系統是一個具有多結構、多層次、各取所需、相互協同的生態網鏈,該生態網鏈中蚯蚓等微型動物和微生物對剩余污泥具有較強的廣譜利用和分級利用功能,從而實現了剩余污泥較徹底的分解和轉化利用由蚯蚓和微生物共同組成的人工生態系統對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脫水和穩定處理,結果表明蚯蚓生態系統集濃縮、調理、脫水、穩定、處置和綜合利用等多種功能于一身: ①蚯蚓和微生物將污泥作為生長營養源,對其進行分解和吸收; ②蚓糞是高效農肥和土壤改良劑;③在生態床中增殖的蚯蚓具有重要的飼料和藥用價值。 剩余污泥經蚯蚓污泥穩定床處理后,可全部被生態系統吸收利用和轉化,具有流程簡單、管理方便、無二次污染、造價和運行費用低廉、副產物具有經濟利用價值等特點。生態濾床構造十分簡單,因此其工程造價將比常規的污泥處理和處置設施大幅度減少,其運行費用亦十分低廉。據估算,生態濾床處理剩余污泥的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可比常規方法大幅度節省,具有工程應用潛力。
是否還有其他微型動物可以應用,如輪蟲、 線蟲或者別的寡毛蚓類,投放的微型動物與所處理的污水類型有沒有關系,以及有沒有更簡單高效的微型動物哺育系統,這些都是將來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由于這些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要將這些觀念和方法應用于具體的工程實踐,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4無剩余污泥排放
4.1臭氧處理法
部分回流污泥引入臭氧處理器中,進行臭氧連續循環處理。用臭氧對污泥進行處理,細菌被殺死,細胞壁被破壞,細胞質溶出,便于生物分解。臭氧的強氧化性,溶解、氧化污泥中的有機成分,再返回至曝氣池,達到廢水、污泥雙重處理的功效,臭氧與細胞進行反應時并非使細菌成分無機化,主要是使菌體外的多糖類及細胞壁成分轉化為特別容易生物降解的分子,該方法適合于可生化性較好,含磷量低于排放標準的廢水,但設施負荷不易過大。有研究表示,臭氧處理污泥的循環率保持在0. 3左右是保證“零”污泥的條件,換句話說,由臭氧處理過的約 1/ 3 的污泥在曝氣槽內被生物分解而無機化(氣體化) ,殘余的2/ 3 又變換為活性污泥。另外在pH 值保持在3 時,臭氧反應得到促進。 4.2 多級串聯接觸曝氣法把曝氣池分隔成若干格,相互間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并在其中掛上填料,填料要選用易掛膜不易脫落的品種。其第一格可稱為細菌生長區,濃度負荷較高,環境相對不穩定,第二格為原生動物生長區,濃度大致只有前面的+ 6 %,第三、第四格有機物濃度降至更低,環境更為穩定,適合后生動物生長繁殖。第三格、第四格內原生動物又被后生動物吞食,死后的后生動物被細菌分解。在污水處理工藝中成功地銜接該生物鏈,則必將使剩余污泥量大為減少。
4.3污泥機械破碎法
把機械濃縮之后的污泥用機械破碎(如一般的食品粉碎機),把破碎之后的污泥在匯流到暴氣池, 污泥破碎后, 部分成為可溶性物質,因此破碎污泥的濃度下降而上清液濃度上升。總的看來,減量效果顯著, 只是處理水質較參照系有所下降, 因而高負荷的設計值應予避免。
4.4 多級活性生化處理工藝
其實它也是生物法的一種,只是在運行設備上的改進,得以使剩余污泥為“零”排放。系統是一組從空間上分隔成串聯的 8~ 12個單元的微生物菌群來凈化水中的污染物質,這些微生物菌群形成食物鏈,模擬自然生態環境, 使每一種生物成為食物鏈上上一級微生物的“糧食”,前段的微生物、自身氧化的微生物及剩余微生物的殘體被后段的微生物吃掉,從而使整個系統不產生剩余污泥。每個單元設有單獨控制的曝氣裝置, 和單獨的填料框架和填料。填料為經過特殊處理的合成纖維,用以固定水中的微生物。菌種是經過馴化的,能夠構成食物鏈的一組微生物菌群,以干污泥的形式作為接種污泥,從而加快微生物的培養。 實例運用: 北京某油脂廠,廢水間歇排放,平均水量100 噸/天,進水 CODcr平均濃度1292mg/L,出水 CODcr 平均濃度82mg/L , CODcr 平均去除率93%。
5新的進展:濕式——氧化兩相技術(WAO)
將溶解和懸浮在水中的有機物和還原性無機物,在液態下加壓加溫, 并且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將其氧化分解的以達到減少污泥產量的目的。濕式氧化采用間歇式高壓反應釜,厭氧采用兩相厭氧反應器UASB。運行結果顯示:對化工污泥和煉油污泥有良好的去除率,和良好的穩定性,經過處理之后的污泥中的水分被釋放出來,從而有利于污泥的沉降,減少了污泥的體積。齊魯石化公司在現實中已經應用了這種工藝,取得良好的效益,濕式氧化—兩相厭氧消化—離心脫水對COD的去除率為 86.6%~94. 5 %,污泥消化率為 63.1%~75.5%,可減少污泥體積 95%~98.5 % 。
6 小結
在將污水處理看成一個生產過程之后,根據“清潔生產”的原則,對污泥從源頭進行控制。污泥減量化的研究,適應了污水處理系統實現良性運行、防止污水處理出現二次污染、使污水治理更具環境效益的需要。污泥減量是污水處理中研究的熱點,人們提出了很多方法去除剩余污泥,有的是在試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已經運用于生產實踐。本文介紹了一些常用方法:解耦聯法,高溶解氧法,OSA工藝法,臭氧法,微型生物法。人們根據上述的方法進一步改善提出的理想目標: 無剩余污泥。 目前剩余污泥減量化研究新技術就是: 濕式——氧化兩相技術(WAO)。以后將有更多剩余污泥減量化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只有做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剩余污泥,才能從根本上達到環保,節省費用的目的。來源:谷騰水網 作者: 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