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物化與生物結合工藝處理焦化廢水,物化系統中主要工藝為除氰及除氮工藝,生物系統采用了厭氧內循環(IC)—共基質條件下好氧內循環結合工藝。好氧內循環工藝以葡萄糖為共基質,池內空間位置上存在好氧及缺氧區,同時將懸浮載體技術引入好氧池,提高了焦化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及總氮的去除效果,實現了COD、NH3-N、TN 的同時去除。實驗結果表明,該工藝運行穩定且處理效果較好。3 個月的穩定運行期間,出水COD、NH3-N、TN 平均質量濃度分別為62、9、29 mg/L。
關鍵詞:焦化廢水;好氧內循環;共基質;同時硝化反硝化
焦化廢水是在生產焦炭、煤氣、焦油及焦化產品的過程中產生的,含有多種污染物質。其中有機物以酚類化合物為主,占總有機物的一半以上,還包括難降解的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氧、硫的雜環化合物等。無機污染物主要為氰化物、硫氰化物、硫化物、銨鹽等。屬難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
由于常規活性污泥法對焦化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如多環芳烴和雜環化合物的處理效果并不理想,出水COD 較高,難于滿足排放標準,各焦化廢水廠站紛紛通過延長曝氣池水力停留時間來提高處理效果。但由于焦化廢水中多環芳烴和雜環化合物的結構復雜,其降解過程需較長的時間,僅靠單純延長停留時間并不能保證使焦化廢水的處理達到排放標準。根據微生物共代謝理論,許多單獨存在時難于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在與易降解有機物共存時,通過微生物的共代謝作用,是可以被降解的。因此,可以在含有較多難降解有機物的廢水中加入一些易降解有機物,形成共基質條件,以提高生物處理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同時,焦化廢水中生物毒性或抑制成分很多,如酚類、氨、氰化物等超過一定濃度均會對硝化菌產生抑制作用。所以在焦化廢水進入硝化階段前必須對此類物質的濃度進行控制。(來源:工業水處理)
查看詳情點擊下載:物化及內循環組合工藝處理焦化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