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稱為半透膜,一般將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薄膜稱之為理想半透膜。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濃溶液(例如鹽水)分別置于半透膜的兩側時,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穿過半透膜而自發地向濃溶液一側流動,這一現象稱為滲透。當滲透達到平衡時,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個壓差,此壓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液的固有性質,即與濃溶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有關而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一側施加一個大于滲透壓的壓力時,溶劑的流動方向將與原來的滲透方向相反,開始從濃溶液向稀溶液一側流動,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反滲透是滲透的一種反向遷移運動,是一種在壓力驅動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選擇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開的分離方法,它已廣泛應用于各種液體的提純與濃縮,其中最普遍的應用實例便是在水處理工藝中,用反滲透技術將原水中的無機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體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純凈水。
反滲透亦稱逆滲透(RO)。是用一定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通過反滲透膜(或稱半透膜)分離出來。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大于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特點:常溫條件下,可以對溶質和水進行分離或濃縮,因而能耗低; 雜質去除范圍廣,可去除無機鹽和各類有機物雜質;較高的水回用率;分離裝置簡單,容易操作和維修。
應用范圍:
太空水、純凈水、蒸餾水等制備;酒類制造及降度用水;醫藥、電子等行業用水的前期制備; 化工工藝的濃縮、分離、提純及配水制備;鍋爐補給水除鹽軟水;海水、苦咸水淡化;造紙、電鍍、印染等行業用水及廢水處理。
以高分子分離膜為代表的膜分離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高效流體分離單元操作技術,30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飛速發展,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反滲透膜應用現狀
在各種膜分離技術中,反滲透技術是近年來國內應用最成功、發展最快、普及最廣的一種。估計自1995年以來,反滲透膜的使用量每年平均遞增20%;據保守的統計,1999年工業反滲透膜元件的市場供應量為8英寸膜6000支,4英寸膜26000支。2000年和2010年的市場更為強勁,膜用量一年比一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據估算,反滲透技術的應用已創造水處理行業全年10億人民幣以上的產值。
國內反滲透膜工業應用的最大領域仍為大型鍋爐補給水、各種工業純水,飲用水的市場規模次之,電子、半導體、制藥、醫療、食品、飲料、酒類、化工、環保等行業的應用也形成了一定規模。
衡量反滲透膜性能的幾項主要指標
1.脫鹽率和透鹽率
脫鹽率――通過反滲透膜從系統進水中去除可溶性雜質濃度的百分比。
透鹽率――進水中可溶性雜質透過膜的百分比。
脫鹽率=(1-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透鹽率=100%-脫鹽率
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制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致密度,脫鹽層越致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反滲透對不同物質的脫除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除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除率稍低,但也超過了98%;對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達到 98%,但對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2.產水量(水通量)
產水量(水通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產能,即單位時間內透過膜水量,通常用噸/小時或加侖/天來表示。
滲透流率――滲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滲透膜元件產水量的重要指標。指單位膜面積上透過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侖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過高的滲透流率將導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劇膜污染。
3.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統中給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比。膜系統的回收率在設計時就已經確定,是基于預設的進水水質而定的。回收率通常希望最大化以便提高經濟效益,但是應該以膜系統內不會因鹽類等雜質的過飽和發生沉淀為它的極限值。
回收率=(產水流量/進水流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