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作為城市環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在全國不同地區建設了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廠。同時,在環境保護不斷走向市場化的趨勢下,一些由企業投資建設的商業化污水處理廠也逐步投入使用。這些污水處理廠大大加強了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對改善和提高城市區域水環境質量發揮了重大作用。
但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中存在著一種較普遍的現象,即很多城市熱衷于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而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那么,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到底是越大越集中合理,還是適度集中有限規模化合理?很有必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因為,國家今后將進一步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力度,而且隨著環保多元化投資渠道的建立,環保資本市場的逐步形成,還將有更多的國內外投資者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產業市場投資。在這種情況下,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合理化問題進行探討,統一認識,可能會對我國今后合理、經濟、科學地利用投資,避免資金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浪費,以及確立未來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的走向,經濟而實用地保護城市水域環境,振興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產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應規模適度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個經濟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規模過大,超過一定限度反而會使管理難度增大,運行成本增高,而規模過小,又形不成規模效益,同樣是不經濟和不科學的。只有達到一個適度的經濟規模,其運行成本才最低,規模效益才會最大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最佳效益規模。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也是這樣,既不是越集中、處理規模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規模越小越好,而是要按照最佳效益規模的原則來確定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的大小。
適應規模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可以避免建設規模過大時,一次性資金需求過大,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工程建設周期長,有限的資金投入不能盡快發揮作用產生效益的弊端。規模適度可以使有限的資金及時地發揮作用,在現有的投資能力條件下使污水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適度規模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有利于水資源的再生利用,污水經一定處理后可以就地使用,避免了大規模集中處理后水要經過長距離回輸才能利用的問題。
適度規模建設污水處理廠,在一定的區域內就地處理污水,不需修建長距離的集污管道,可以降低城市污水處理成本,還可降低施工的難度,減少因大量施工對城市大氣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從經濟上來說可形成規模效應。
二、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過大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過大,國內投資不足,需要依靠國外貸款,購買國外設備,這樣既為國外資本和設備找到了市場,又抑制了國內資金和產品的出路,不利于拉動內需市場。
2.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過大,管理運行費用很高,加上又未實現商業化運作。因此,一些地方出現建得起,運行不起的現象。導致污水處理設施閑置,還有的地方污水處理能力超過實際的處理需求,或集污管網建設與污水處理廠的實際能力不匹配。造成投資和設施的極大浪費。
3.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過大,一旦設施出現技術故障,就容易造成較大的排污事故,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如規模適度就可減小相應的風險,一個處理廠出故障,其他處理廠還可正常運行,使事故責任風險變小。
出現這種盲目建大型污水處理廠現象的原因在于:
1.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主要是國家投資,沒有建立起成本效益核算機制,實行事業化管理。因此,從工程建設承擔者來說,希望工程規模越大越好,這樣才能從國家那里拿更多的錢。
2.有無城市污水處理廠,是一些城市先進評比考核的內容之一,也是一些城市行政領導的政績工程。既然是政績工程,當然是規模越大政績才越大。因此,一些地方領導都熱衷于建大型生活污水處理廠,不顧實際情況,不管有無投資能力,追求越大越好。
3.城市污水廠設計部門也希望工程規模大,投資越高越好,因為設計單位是按工程投資總額的15—20%收取設計費。因此,在工程設計時容易把一些參數或預算擴大。
4.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大,一些大型設備必須依靠進口,這樣可以為一些人提供出國考察的機會,參觀和考察,一舉兩不誤,何樂而不為。
5.思維方式的極端化。認為污水分散處理不科學,應規模化集中處理,但是又把規模化集中處理片面理解為規模越大越好,因而導致了盲目建設大規模污水處理廠的現象。具體參見http://www.manhuagui.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三、城市污水處理廠應適度規模化建設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
適度規模化建設,就是不單純強調集中處理和把污水處理廠建得越大越好,而是按照最佳效益規模原則,根據城市功能、人口、結構等因素把城市劃分成若干個區域,按區域規劃和建設適當規模的污水處理廠,盡可能實現城市污水的就地處理和回用,減少污水集中輸出和回用時的管道建設,降低處理成本,使有限的資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發揮效用。
集約化經營,就是打破傳統的一個污水處理廠由一個單位經營的方式,實行若干個污水處理廠由一個企業來經營,使經營實現集約化,這樣可以降低分散經營產生的高成本。當然,這種集約化經營絕不應該是壟斷經營,一個城市的若干個污水處理廠至少應由兩個企業進行集約經營,且經營權的取得必須通過公開競爭(拍賣或競標)。
企業化管理,就是打破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方式———事業化管理,引入成本效益核算機制,把污水處理廠轉變為企業來管理。但政府必須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企業化管理提供政策條件,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大連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興建的第一家商業化污水處理廠———付家莊污水處理廠已經正式投入運營,市政府給予了一系列政策,有效地保證了該廠的運營,促進了處理后廢水的再利用。可以說,城市污水處理廠從投資、建設到經營管理全部實現企業化,由政府行為變成企業行為,由事業活動變成經營活動,是控制污水處理廠建設不講實際貪大求洋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谷騰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