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4.26
申請日:2022.10.17
分類號:C02F3/30(2006.01)I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沿污水進水方向依次設有相連通的厭氧反應池、缺氧反應池、好氧反應池、沉淀池,好氧反應池內沿污水進水方向依次設有第一好氧反應區及第二好氧反應區,第二好氧反應區與缺氧反應池相連通,沉淀池還與厭氧反應池相連通,第二好氧反應區內設有至少一臺淘洗器,每臺淘洗器外接連通有至少一臺泥水分離器,泥水分離器還與第一好氧反應區相連通。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創造顆粒污泥培養和長期穩定存在的條件,從而發揮好氧顆粒污泥對污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作用。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沿污水進水方向依次設有相連通的厭氧反應池(1)、缺氧反應池(2)、好氧反應池(3)、沉淀池(4),所述好氧反應池(3)內沿污水進水方向依次設有第一好氧反應區(31)及第二好氧反應區(32),所述第二好氧反應區(32)與缺氧反應池(2)相連通用于回流好氧處理后的殘余硝化液,所述沉淀池(4)還與厭氧反應池(1)相連通用于回流分離出的顆粒污泥,所述第二好氧反應區(32)內設有至少一臺淘洗器(5)用于淘洗污泥以培養顆粒污泥,每臺所述淘洗器(5)外接連通有至少一臺泥水分離器(6),所述泥水分離器(6)還與第一好氧反應區(31)相連通用于回流污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每臺所述淘洗器(5)與至少一臺泥水分離器(6)之間經第三管路(28)相連通,所述第三管路(28)上沿污水流動方向依次設有淘洗泵(9)、流量計(10)、流量調節閥(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28)沿污水流動方向依次設有第一支管段(281)、匯總管段(282)、第二支管段(283),所述第一支管段(281)和第二支管段(283)均包括有至少一根且所述第二支管段(283)的根數與泥水分離器(6)的臺數相等,每根所述第一支管段(281)的進水端均與淘洗器(5)相連通,每根所述第一支管段(281)的出水端均與匯總管段(282)的進水端相連通,每根所述第二支管段(283)的進水端均與匯總管段(282)的出水端相連通,每根所述第二支管段(283)的出水端與相應一臺泥水分離器(6)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段(281)的根數與淘洗泵(9)的臺數相等,所述淘洗泵(9)包括有至少一臺,每根所述第一支管段(281)上設有相應一臺淘洗泵(9)用于將污水引入淘洗器(5)進行淘洗。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匯總管段(282)上沿污水流動方向依次設有流量計(10)、流量調節閥(11),所述流量計(10)與流量調節閥(11)相配合以使流量計(10)測量淘洗泵(9)出水流量后再通過流量調節閥(11)調節淘洗泵(9)出水流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條件中任一項或多項:A1)所述厭氧反應池(1)和/或缺氧反應池(2)內設有攪拌器(7);A2)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31)和/或第二好氧反應區(32)內設有曝氣器(8);A3)所述缺氧反應池(2)上設有第二進水口(15)、第二回流進水口(16)及第二出水口(17),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31)上設有第三進水口(18),所述第二好氧反應區(32)上設有第三出水口(19)及第四出水口(25),所述第三出水口(19)與第二回流進水口(16)經第一管路(20)相連通,所述第一管路(20)上設有第一回流泵(21);A4)所述厭氧反應池(1)上設有第一進水口(12)、第一回流進水口(13)及第一出水口(14),所述沉淀池(4)上設有第四進水口(22)、第一出泥口(23)、第二出泥口(24)及第五出水口(29),所述第一出泥口(23)與第一回流進水口(13)經第二管路(26)相連通,所述第二管路(26)上設有第二回流泵(27)。
7.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系統,包括以下步驟:1)將污水在厭氧反應池中進行厭氧處理后,在缺氧反應池中與硝化液反應進行缺氧處理,再在好氧反應池中依次在第一好氧反應區及第二好氧反應區進行好氧處理,獲得污水中間體和殘余硝化液,將殘余硝化液回流缺氧反應池;2)將污水中間體在淘洗器中進行淘洗,獲得含上升污泥的水體和含沉降污泥的水體,含上升污泥的水體在泥水分離器中分離獲得上升污泥和第一水體,將上升污泥從泥水分離器中排出,將第一水體回流第一好氧反應區,含沉降污泥的水體沉降在第二好氧反應區;3)調節上升流速,將含沉降污泥的水體在淘洗器中繼續淘洗,獲得沉降性能改變后的含上升污泥的水體和含沉降污泥的水體,重復步驟2),獲得含顆粒污泥的水體;4)將含顆粒污泥的水體在沉淀池分離獲得顆粒污泥和第二水體,一部分顆粒污泥和第二水體從沉淀池中排出,將另一部分顆粒污泥回流厭氧反應池。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或4)中包括以下條件中任一項或多項:B1)步驟1)中,所述厭氧處理在厭氧反應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5-1小時;B2)步驟1)中,所述厭氧處理在厭氧反應池中經攪拌器進行攪拌,所述攪拌器的攪拌強度為5~10W/m3;B3)步驟1)中,所述缺氧處理在缺氧反應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2-3小時;B4)步驟1)中,所述缺氧處理在缺氧反應池中經攪拌器進行攪拌,所述攪拌器的攪拌強度為5~10W/m3;B5)步驟1)中,所述好氧處理在第一好氧反應區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2小時,所述好氧處理在第二好氧反應區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2小時;B6)步驟1)中,所述好氧處理在第一好氧反應區及第二好氧反應區中經曝氣器進行曝氣,在第一好氧反應區中曝氣器的表觀氣速為≥20m/h,在第二好氧反應區中曝氣器的表觀氣速為<20m/h;B7)步驟4)中,所述含顆粒污泥的水體在沉淀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2小時;B8)步驟4)中,所述含顆粒污泥的水體在沉淀池中的水力表面負荷為2~5m/h。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包括以下條件中任一項或多項:C1)所述淘洗的重復階段為流速提升階段,所述流速提升階段包括有4-5個工作階段,每個工作階段的工作時間為10-30天;C2)所述淘洗的重復階段后還設有流速穩定階段,所述流速穩定階段的工作時間由流速提升階段結束至污水處理結束;優選地,所述流速穩定階段的上升流速為10-15m/h;C3)所述含顆粒污泥的水體中,所述顆粒污泥的粒徑≥200μm;C4)所述含顆粒污泥的水體中,所述顆粒污泥的沉降性能達到10-15m/h;C5)所述淘洗后,所述顆粒污泥占污泥總質量的質量比≥80wt%。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C1)項中,當所述流速提升階段包括有5個工作階段時,第一個工作階段的上升流速為1.5~2m/h,第二個工作階段的上升流速為3~4m/h,第三個工作階段的上升流速為5~7m/h,第四個工作階段的上升流速為8~10m/h,第五個工作階段的上升流速為10~15m/h。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該技術可通過靈活調節對污泥的淘洗強度來實現在連續流污水處理工藝中培養好氧顆粒污泥,發揮好氧顆粒污泥對污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作用和污泥快速沉降作用,從而大幅度縮減污水處理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沿污水進水方向依次設有相連通的厭氧反應池、缺氧反應池、好氧反應池、沉淀池,所述好氧反應池內沿污水進水方向依次設有第一好氧反應區及第二好氧反應區,所述第二好氧反應區與缺氧反應池相連通用于回流好氧處理后的殘余硝化液,所述沉淀池還與厭氧反應池相連通用于回流分離出的顆粒污泥,所述第二好氧反應區內設有至少一臺淘洗器用于淘洗污泥以培養顆粒污泥,每臺所述淘洗器外接連通有至少一臺泥水分離器,所述泥水分離器還與第一好氧反應區相連通用于回流污水。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采用上述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1)將污水在厭氧反應池中進行厭氧處理后,在缺氧反應池中與硝化液反應進行缺氧處理,再在好氧反應池中依次在第一好氧反應區及第二好氧反應區進行好氧處理,獲得污水中間體和殘余硝化液,將殘余硝化液回流缺氧反應池;
2)將污水中間體在淘洗器中進行淘洗,獲得含上升污泥的水體和含沉降污泥的水體,含上升污泥的水體在泥水分離器中分離獲得上升污泥和第一水體,將上升污泥從泥水分離器中排出,將第一水體回流第一好氧反應區,含沉降污泥的水體沉降在第二好氧反應區;
3)調節上升流速,將含沉降污泥的水體在淘洗器中繼續淘洗,獲得沉降性能改變后的含上升污泥的水體和含沉降污泥的水體,重復步驟2),獲得含顆粒污泥的水體;
4)將含顆粒污泥的水體在沉淀池分離獲得顆粒污泥和第二水體,一部分顆粒污泥和第二水體從沉淀池中排出,將另一部分顆粒污泥回流厭氧反應池。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采用連續流好氧顆粒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特別是增加了淘洗器對絮狀污泥進行淘洗,增加了泥水分離器進行污泥與水體的分離,從而能夠實現對顆粒污泥的培養,創造顆粒污泥培養和長期穩定存在的條件,從而發揮好氧顆粒污泥對污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作用。該種污水處理工藝的污水處理能力強,縮減污水處理時間,節省了反應池容積,減少了反應池占地面積,改造建設成本低,并能夠節省耗氣量。
(發明人: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