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氣浮法處理乳化液廢水
在金屬材料加工、機械制造等行業,通常要使用乳化液作為冷卻劑或潤滑劑。乳化液使用后直接進入廢水系統,或經循環使用多次后,變質、失效而成為廢乳化液,再進入廢水系統。這類廢水的主要成分為機械油、表面活性劑、可溶性有機物和固體懸浮物等,呈乳白色,雖然水量不大,但CODcr含量高達幾千至200000mg/L,油含量也很高。如不處理直接排放,必將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
由于含乳化液廢水分散性好,且具有污染物濃度高、廢水量小、間歇排放等特點,給該類廢水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國內外已開發了一些含乳化液廢水處理技術,如:化學法(化學破乳法、混凝法)、生化法、電解法、離心分離法、吸附過濾法、膜過濾法等。其中,化學法應用較多,但處理后的出水難以達標;超濾法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但裝置投資大,且處理成本高,一般企業難以承受。因此,開發出經濟、適用、高效的處理技術,對改善目前乳化液廢水治理率低的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簡要技術
對含乳化液廢水的處理方法進行了研究,開發出“隔油-厭氧-化學氧化-混凝氣浮”新技術。
1.設置隔油池和浮油收集機,分離和收集廢水中的浮油,既可保證浮油不會進入厭氧池,減輕后續工序的負荷;又能將浮油收集起來,外售給油品加工廠,實現了資源回收利用;
2.采用厭氧消化工藝破壞乳化液中乳化劑、機械油等大分子有機物的分子結構,使部分有機物分解,達到破乳和降低COD的雙重功效。同時,乳化液廢水的排放一般是間歇的,厭氧池還充當調節池,起到均質均量的作用;
3.采用化學氧化法對厭氧消化后的廢水進行處理,將廢水中有機物的分子結構進一步破壞或重整,使之成為易于被混凝劑凝聚的物質;
4.在混凝過程中,采用新型高效聚硅酸鹽類混凝劑,生成的“礬花”大而密實,混凝效果好;
5.氣浮過程不僅能高效去除水中已凝聚成“礬花”的懸浮物,而且在溶解氧的作用下,能進一步氧化呈溶解態的有機物,使COD得以進一步降低;
6.采用砂濾作為保全過濾,能較徹底地除去水中的殘留懸浮物,設備簡單、操作方便、運行穩定。該工藝可根據實際需要,任意采用連續或間歇的操作方式。
技術創新
與現有含乳化液廢水處理方法相比,本技術還具有以下特點:
1.處理效率高。實驗研究和實踐表明,在乳化液廢水CODcr=6000—200000mg/L的范圍內,經本技術處理,COD去除率高達99.0%至99.8%%,出水清澈;而當乳化液廢水CODcr=6000—12000mg/L時,出水CODcr=100mg/L,各項指標可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并可以作為循環冷卻水的補充水使用。
2.裝置占地面積小,投資省。將厭氧池置于地下,并加上蓋板(現澆或預制件);將反應池、混凝槽與氣浮機等至于厭氧池上。處理量為5噸/小時乳化液廢水的裝置,其占地面積約為150m2;裝置投資為20—30萬元(僅為超濾法的1/10)。
3.處理費用低。以煙臺市西蒙西軸承廠100噸/日乳化液廢水的處理裝置計,每處理1噸廢水的電耗約為0.9度,藥劑費約為1.5—2.5元。除去回收水和廢機油沖減的成本,每處理1噸廢水的實際費用約為1.5—2.5元。
4.可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廢水中的浮油收集后可出售給油品回收廠;出水可作為循環冷卻水的補充水。這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利用,為工廠的清潔生產奠定基礎,還可沖減廢水處理成本。
應用前景
本技術已分別運行了8、14、16個月,均已通過了環保局組織的廢水處理設施達標驗收,運行穩定,效果很好。
綜上所述,“厭氧-化學氧化-混凝氣浮法”處理乳化液廢水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運行成本低、操作簡便、可以間歇/連續運行、投資省、易于實施等特點,解決了現有技術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在金屬材料加工、機械制造等行業,通常要使用乳化液作為冷卻劑或潤滑劑。由于含乳化液廢水分散性好,且具有污染物濃度高、廢水量小、間歇排放等特點,給該類廢水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開發出經濟、適用、高效的處理技術,對改善目前乳化液廢水治理率低的局面是非常必要的。(來源:谷騰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