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05
申請日:2023.05.30
分類號:C02F3/12(2023.01)I
摘要
本發明申請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本申請包括:曝氣池以及轉動安裝在所述曝氣池內的通氣管;鉸接在所述通氣口處的蓋板以及連接在蓋板與通氣管之間的彈簧組件;與所述曝氣池相對固定設置的筒體以及轉動設置在筒體內的第一螺旋葉。本申請通過蓋板的配合,從而只有當通氣管快速轉動時,蓋板才會解除對通氣口的封蓋,當通氣管停止轉動時,恢復對通氣口的封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中,只有當通氣口處存在空氣進入的趨勢時,蓋板才會被打開,在不通氣時,蓋板一直保持對通氣口的遮擋狀態,從而減少了通氣口被污泥堵塞的現象,從而減少了設備在啟動供氣時受到的阻力。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氣池(1)以及轉動安裝在所述曝氣池(1)內的通氣管(2),所述通氣管(2)上設置有通氣口(3);鉸接在所述通氣口(3)處的蓋板(4)以及連接在蓋板(4)與通氣管(2)之間的彈簧組件(5),所述蓋板(4)在彈簧組件(5)彈力作用下對通氣口(3)保持封蓋;與所述曝氣池(1)相對固定設置的筒體(6)以及轉動設置在筒體(6)內的第一螺旋葉(7),所述第一螺旋葉(7)與通氣管(2)傳動配合;與所述曝氣池(1)相對固定設置的硬管(8),其與所述通氣管(2)一端轉動連接,并與所述通氣管(2)連通,所述硬管(8)與筒體(6)保持連通;配置為向所述通氣管(2)提供旋轉動力的動力部件(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管(2)上設置有第一同步輪(10),所述第一螺旋葉(7)上設置有第二同步輪(11),所述第一同步輪(10)與第二同步輪(11)之間繞設有同步帶(12),其中,所述第一同步輪(10)直徑大于第二同步輪(11)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8)上配置有閥門組件(13),其用于切斷所述筒體(6)與硬管(8)之間的連通路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6)上設置有用于檢測第一螺旋葉(7)轉速的測速部件(14),其與所述閥門組件(13)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硬管(8)固定連接并延展至通氣管(2)內部的固定桿(15),其上設置有與所述通氣管(2)內壁相接觸的擦拭部件(1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4)與通氣管(2)之間磁吸配合,所述蓋板(4)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其第一端與所述通氣管(2)相鉸接,第二端呈彎折構造,并與所述通氣管(2)外部之間形成有間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曝氣池(1)內部的導流筒(17),其內部轉動設置有第二螺旋葉(1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柔性特征的環形帶(19),所述第二螺旋葉(18)數量為多個,并在所述曝氣池(1)內部均勻分布,所述環形帶(19)繞設在任意兩個第二螺旋葉(18)的安裝軸之間,所述環形帶(19)上固定連接沿自身帶長均勻分布的推板(2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0)呈弧形構造,當水體流向所述推板(20)時,在所述推板(20)作用下向下受力。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管(2)上通過單向軸承連接有轉動架(21),其上構造有作用于污泥的翻板(22)。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
本申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用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曝氣結構,包括:曝氣池以及轉動安裝在所述曝氣池內的通氣管,所述通氣管上設置有通氣口;鉸接在所述通氣口處的蓋板以及連接在蓋板與通氣管之間的彈簧組件,所述蓋板在彈簧組件彈力作用下對通氣口保持封蓋;與所述曝氣池相對固定設置的筒體以及轉動設置在筒體內的第一螺旋葉,所述第一螺旋葉與通氣管傳動配合;與所述曝氣池相對固定設置的硬管,其與所述通氣管一端轉動連接,并與所述通氣管連通,所述硬管與筒體保持連通;配置為向所述通氣管提供旋轉動力的動力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通氣管上設置有第一同步輪,所述第一螺旋葉上設置有第二同步輪,所述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之間繞設有同步帶,其中,所述第一同步輪直徑大于第二同步輪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硬管上配置有閥門組件,其用于切斷所述筒體與硬管之間的連通路徑。
進一步地,所述筒體上設置有用于檢測第一螺旋葉轉速的測速部件,其與所述閥門組件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與所述硬管固定連接并延展至通氣管內部的固定桿,其上設置有與所述通氣管內壁相接觸的擦拭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與通氣管之間磁吸配合,所述蓋板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其第一端與所述通氣管相鉸接,第二端呈彎折構造,并與所述通氣管外部之間形成有間距。
進一步地,還包括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曝氣池內部的導流筒,其內部轉動設置有第二螺旋葉。
進一步地,還包括具有柔性特征的環形帶,所述第二螺旋葉數量為多個,并在所述曝氣池內部均勻分布,所述環形帶繞設在任意兩個第二螺旋葉的安裝軸之間,所述環形帶上固定連接沿自身帶長均勻分布的推板。
進一步地,所述推板呈弧形構造,當水體流向所述推板時,在所述推板作用下向下受力。
進一步地,所述通氣管上通過單向軸承連接有轉動架,其上構造有作用于污泥的翻板。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請通過通氣管的轉動設置,并在通氣口與蓋板的配合下,從而只有當通氣管快速轉動時,蓋板在水阻以及離心力的作用下才會被甩開,從而解除對通氣口的封蓋,使空氣進入到污水中,當通氣管停止轉動時,蓋板在彈力作用下會復位到原來的狀態,從而恢復對通氣口的封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中,只有當通氣口處存在空氣進入的趨勢時,蓋板才會被打開,在不通氣時,蓋板一直保持對通氣口的遮擋狀態,從而減少了通氣口被污泥堵塞的現象,從而減少了設備在啟動供氣時受到的阻力。
本申請通過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以及同步帶的作用下,從而實現了通氣管與第一螺旋葉之間的傳動配合,通過第一同步輪與第二同步輪之間的直徑差,實現了第一螺旋葉與通氣管之間的轉速差,從而達到了第一螺旋葉的高速轉動效果。
本申請通過在硬管上設置閥門組件,從而可以起到防止污水倒流至曝氣池外部的現象,同時也起到了對第一螺旋葉的保護作用。
(發明人:孟學斌;程梁斌;唐垂義;曾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