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07
申請日:2023.07.25
分類號:C02F1/04(2023.01)I;C02F1/66(2023.01)I;C02F1/20(2023.01)I;C05G1/00(2006.01)I;C07D239/30(2006.01)I;C02F1/00(2023.01)N;C02F103/36(2006.01)N
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通過取代反應產生的酸性廢液,經過第一次靜置分層、蒸餾、第二次靜置分層后,再加入1-萘胺重氮鹽廢水處理,在正常回收無有機胺氣味復合肥原料的同時,可除去廢水中難以除去的N,N-二甲基苯胺,降低后續脫色處理中脫色劑的消耗量,解決了4,6-二氯嘧啶制備過程中所產生廢水難以處理和利用的問題。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以4,6-二羥基嘧啶和三氯氧磷作為原料,在縛酸劑和溶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合成反應,合成反應結束后得到取代混合物,向所述取代混合物中加水得到混合物溶液;經靜置分層后得到第一上層液和第一下層液;從所述第一下層液中分離得到4,6-二氯嘧啶;所述第一上層液為待處理的廢水;將所述第一上層液經過蒸餾,得到蒸餾剩余物和鹽酸溶液;蒸餾剩余物經過pH值調節至堿性后靜置分層后,得到第二上層液和第二下層液;第二上層液經脫氨脫水處理回收縛酸劑;向第二下層液中加入1-萘胺重氮鹽廢水除去N,N-二甲基苯胺,分離得到偶氮化合物固體和濾液;所得濾液進行脫色處理后經過蒸餾和冷凍鹽析,得到復合肥原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4,6-二羥基嘧啶、三氯氧磷和縛酸劑的質量比為(7~8):(9~10):(7~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縛酸劑為N,N-二甲基苯胺;所述溶劑采用二氯乙烷;4,6-二羥基嘧啶和二氯乙烷的質量比為(7~8):(32~4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合成反應前,先將4,6-二羥基嘧啶和三氯氧磷按配比在30~50℃下攪拌混合后溶于溶劑中,再逐滴滴加縛酸劑,控制溫度不超過50℃,滴加結束后維持10~30min,再升溫至70~85℃進行合成反應2~4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混合物與水的質量比為(55~66):(40~50);第一下層液加入水中并調節pH至中性,依次經過靜置、分離、蒸餾以及結晶后,得到4,6-二氯嘧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層液于100~110℃下蒸餾;得到的鹽酸溶液濃度為15~2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蒸餾剩余物的pH值調節是向所述蒸餾剩余物中加入氨水至pH值為8~1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氨脫水處理是向第二上層液中加入脫氨劑進行脫氨處理,再進行真空脫水,回收縛酸劑;所述脫氨劑采用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回收的縛酸劑回用至合成反應。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1-萘胺重氮鹽廢水的質量濃度為3~10%;所述第二下層液和所述1-萘胺重氮鹽廢水的體積比為1000:(3~1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脫色處理是向所述濾液中加入活性炭;所述濾液與活性炭的質量比為1000:(10~6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解決現有技術中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所需活性炭用量高且處理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4,6-二氯嘧啶合成的廢水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以4,6-二羥基嘧啶和三氯氧磷作為原料,在縛酸劑和溶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合成反應,合成反應結束后得到取代混合物,向取代混合物中加水得到混合物溶液;經靜置分層后得到第一上層液和第一下層液;從第一下層液中分離得到4,6-二氯嘧啶;第一上層液為待處理的廢水;將第一上層液經過蒸餾,得到蒸餾剩余物和鹽酸溶液;
蒸餾剩余物經過pH值調節至堿性后靜置分層后,得到第二上層液和第二下層液;第二上層液經脫氨脫水處理回收縛酸劑;
向第二下層液中加入1-萘胺重氮鹽廢水除去N,N-二甲基苯胺,分離得到偶氮化合物固體和濾液;所得濾液進行脫色處理后經過蒸餾和冷凍鹽析,得到復合肥原料。
優選的,4,6-二羥基嘧啶、三氯氧磷和縛酸劑的質量比為(7~8):(9~10):(7~8)。
優選的,縛酸劑為N,N-二甲基苯胺。
優選的,溶劑采用二氯乙烷;4,6-二羥基嘧啶和二氯乙烷的質量比為(7~8):(32~40)。
優選的,合成反應前,先將4,6-二羥基嘧啶和三氯氧磷按配比在30~50℃下攪拌混合后溶于溶劑中,再逐滴滴加縛酸劑,控制溫度不超過50℃,滴加結束后維持10~30min,再升溫進行合成反應。
優選的,合成反應的溫度為70~85℃,時間為2~4h。
優選的,取代混合物與水的質量比為(55~66):(40~50)。
優選的,第一下層液加入水中并調節pH至中性,依次經過靜置、分離、蒸餾以及結晶后,得到4,6-二氯嘧啶。
優選的,第一上層液于100~110℃下蒸餾;得到的鹽酸溶液濃度為15~25%。
優選的,蒸餾剩余物的pH值調節是加入氨水至pH值為8~10。
優選的,脫氨脫水處理是向第二上層液中加入脫氨劑進行脫氨處理,再進行真空脫水,回收縛酸劑。
優選的,脫氨劑采用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回收的縛酸劑回用至合成反應。
優選的,1-萘胺重氮鹽廢水的質量濃度為3~10%;第二下層液和1-萘胺重氮鹽廢水的體積比為1000:(3~10)。
優選的,脫色處理是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濾液與活性炭的質量比為1000:(10~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4,6-二氯嘧啶制備后處理過程中產生廢水的處理工藝,通過取代反應產生的酸性廢液,經過第一次靜置分層、蒸餾、第二次靜置分層后,再加入1-萘胺重氮鹽廢水處理,在正常回收無有機胺氣味復合肥原料的同時,可除去廢水中難以除去的N,N-二甲基苯胺,降低后續脫色處理中脫色劑的消耗量,解決了4,6-二氯嘧啶制備過程中所產生廢水難以處理和利用的問題。
(發明人:萬洪;齊保健;葉輝;鄔鋒華;萬科辰;宛佳鑫)